English

迎击现代机械论对人学的挑战

2000-11-09 来源:光明日报 黄顺基 我有话说

1747年出版的拉美特利的《人是机器》,是哲学与科学思想史上一部对神学挑战的光辉杰作。此后,随着哲学与科学、特别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进步,它的机械论观点便日益显露出来了。

《人是机器》出版后一个世纪,马克思在《1844年经济学——哲学手稿》中,站在哲学的高度,关于“人、工业、自然科学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”问题,提出了一系列极为深刻的思想,它们实质上是关于“人与自然、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、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之间的关系”的基本观点。马克思认为:

第一,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,自然科学正是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,改造人的生活,并为人的解放做好准备。因而,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,或者说唯心主义的倾向,并且将成为人文科学的基础。

第二,通过工业而形成的那种自然界,才是真正的、人类学的自然界。由于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,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,因而,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的对象,而自然界则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的对象。

第三,人类史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,是自然界生成为人的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。

第四,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,一方面,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;另一方面,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。这将是一门科学,是一门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统一起来的“人学”。

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《资本论》、《反杜林论》、《自然辩证法》、《哥达纲领批判》和《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等,可以说是马克思“人学”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深入展开和具体发挥。

《人是机器》是16—18世纪以牛顿为代表的力学机械论在哲学与科学中的反映;到了20世纪前期,爱因斯坦批评了力学机械论的局限性,认为,由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,使得牛顿以力学为基础建造起来的科学大厦,“失去了它原有的结构上的统一。”于是,他致力于构建统一场论,以之作为科学大厦的新的基础,试图把一切科学还原为物理学,以代替牛顿把一切科学还原为力学,这是现代的物理学机械论;20世纪后期,由于机器人、人工器官移植、克隆人等高技术的发展,使得一些科学家与技术专家认为,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使机器变成为人,可以把人像机器一样加工、制造出来,于是出现了把人与物等同起来的新的机械论。霎时间,人是生物机器、人脑是肉体机器之声鹊起;有人甚至认为,这种机械论是生物技术时代的核心组织原则,是现代的信条,现代的价值观。

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,一个半世纪过去了,机械论这种曾经占统治地位长达300多年的宇宙观、认识论、方法论与价值论,虽然早已被辩证唯物主义所取代,但是,在高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,机械论的现代形式以“机器是人”之说重又流行于世。马克思主义的“人学”面临新的挑战,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。

面对现代机械论试图在人与机器之间划上一个等号的企图,我们必须回答: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。
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,我们应该对《人与机器》一书做出的努力表示赞赏。在这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,对现代机械论关于几个重大问题的观点进行全面、系统的分析与批判的书中,作者根据自然发展史、根据社会发展史,提出人与机器之间的根本区别的鲜明观点,认为:人的本质就是创造;在实践中,在物质生产劳动与精神生产劳动中,人是创造的主体;整个宇宙只有人才是创造者,因此,只有人才有文化(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)。机器是人创造出来的,是被创造者,机器本身没有文化,所谓机器文化不过是人创造的机器对人类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罢了。

该书的作者林德宏教授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这部著作是他多年研究与探索的成果。书中对“人类中心主义”,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区别与联系,对于今天的教育思想均有许多精辟、独到的见解,它的出版无疑对哲学界、科学界、技术界与广大的文化工作者;对科学技术现代化;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,特别是对当前的教育改革,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。

我衷心地希望《人与机器》一书的出版,能在读者中引起广泛的关注,对作者围绕机械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之间的对立,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、人与科学技术、人与文化以及人的教育等重大问题,进行深入的讨论,这无疑将会对我国经济改革、教育改革和科技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。

(黄顺基: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